博客
关于我
python学习day11(集合,常见方法)
阅读量:39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4

本文共 111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创建集合

s1={   10,20,30,40,50}print(s1)  #{40, 10, 50, 20, 30}s2={   10,20,30,40,10,20}print(s2)  #{40, 10, 20, 30}s3=set('abdbsdf')print(s3)  #{'b', 'f', 's', 'd', 'a'}、s4=set()print(type(s4))  #
s5={ }print(type(s5)) #

注意:

【1】集合没有顺序(无序性),所以不支持下标
【2】集合不可重复性,所以重复的只取一次
【3】创建集合使用{} 或 set(),如果要创建空集合只能使用set(),因为{}用来创建字典

集合常见的操作方法

【1】增加数据

  • add():增加的是单个数据

区分:我也不知道为啥

s1={   10,20,30,40,50}s1.add(100)print(s1)  # {100, 40, 10, 50, 20, 30}
s1={   10,20,30,40,50}print(s1.add(100))  #None

【1】因为集合会有去重功能,所以,当向集合内追加数据是当时集合已有的数据的话,则不进行任何操作。

【2】如果追加的是一个列表,或者集合就是报错

  • update():增加的是数据序列
s1={   10,20,30,40,50}s2=[10,20,30,40,10,20]s1.update(s2) print(s1)   #{40, 10, 50, 20, 30}

如果增加的是单个数据则报错

【2】删除数据:

  • remove():删除集合中指定的数据,如果数据不存在则报错
s1={   10,20,30,40,50}s1.remove(10)  print(s1)  # {40, 50, 20, 30}s1.remove(10)  print(s1)  # 报错
  • discard():删除集合中的指定数据没如果数据不存在则不报错
s1={   10,20,30,40,50}s1.discard(10)print(s1)  # {40, 50, 20, 30}s1.discard(10)print(s1)  # {40, 50, 20, 30}
  • pop():随机删除某个数据,并返回数据
s1={   10,20,30,40,50}print(s1.pop())  # 40num=s1.pop()print(s1)  # { 50, 20, 30}

查找数据

【1】in:存在True,不在FALSE

【2】not in:与上面相反

转载地址:http://msfg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 主从 lock_mysql 主从同步权限mysql 行锁的实现
查看>>
mysql 主从互备份_mysql互为主从实战设置详解及自动化备份(Centos7.2)
查看>>
mysql 主键重复则覆盖_数据库主键不能重复
查看>>
Mysql 优化 or
查看>>
mysql 优化器 key_mysql – 选择*和查询优化器
查看>>
MySQL 优化:Explain 执行计划详解
查看>>
Mysql 会导致锁表的语法
查看>>
mysql 使用sql文件恢复数据库
查看>>
mysql 修改默认字符集为utf8
查看>>
Mysql 共享锁
查看>>
MySQL 内核深度优化
查看>>
mysql 内连接、自然连接、外连接的区别
查看>>
mysql 写入慢优化
查看>>
mysql 分组统计SQL语句
查看>>
Mysql 分页
查看>>
Mysql 分页语句 Limit原理
查看>>
MySQL 创建新用户及授予权限的完整流程
查看>>
mysql 创建表,不能包含关键字values 以及 表id自增问题
查看>>
mysql 删除日志文件详解
查看>>
mysql 判断表字段是否存在,然后修改
查看>>